生物靶区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2016-06-20 21:35:53 来源: 作者: 【 】 浏览:4082

   

    作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肿瘤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的时代,并由三维空间的精确走向了生物学行为的精确。由于肿瘤细胞本身的放射敏感性及其所处的微环境差异,导致肿瘤组织内部不同区域放射敏感性的差异,这对于确定肿瘤放射治疗范围(靶区)、剂量和方式,提高局部控制效果,最大限度的保护正常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影像学的发展使确定靶区内癌细胞分布以及靶区内不同区域放疗敏感性的差异成为可能,直接导致了生物靶区(biological target volume,BTV)概念的产生。生物靶区指由一系列肿瘤生物学因素决定的靶区内放射敏感性不同的区域,这些因素包括:乏氧与血供、增殖、凋亡与细胞周期调控、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改变、浸润与转移特性等。它既包括肿瘤区域内的敏感性差异,也应考虑正常组织的敏感性差异,而且均可通过分子影像学技术进行显示,以便利用先进的精确放疗设备给予不同的生物靶区不同剂量的照射,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敏感组织。生物靶区在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是当今国际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及理念。

   2000年美国放射治疗专家发表了国际上第一篇关于生物靶区的学术论文;2002年国内首次发表此项技术的初步应用成果;但由于受设备、放射物理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我院肿瘤科近年开展了生物靶区在精确放疗中的初步应用,具有同机同床同位整合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信息;检查、诊断、治疗一次完成;临床应用安全,经济及社会效益好,应用前景广阔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发现PET-CT、MRI提高了鉴别淋巴结良恶性、肺不张与肿瘤边界、发现微小病灶、查找原发灶的能力;有利于协助判断准确的TNM分期,有利于制定系统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肿瘤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合理性,有利于靶区剂量分布的优化评估;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也有利于敏感器官特别是正常肺组织的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开展肿瘤乏氧显像等反映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功能影像,进一步提高生物靶区的准确性及信息含量,以指导更合理的精确放射治疗。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no more 下一篇超声系统引导下赛丁格技术行PICC...